风过茶香远!南平市再度书写茶业新篇章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风过茶香远!南平市再度书写茶业新篇章

万物回春,闽北大地一片绿意盎然。

△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樱花盛开 (肖文凤 摄)

茶园里,一垄垄茶树青葱翠绿,采茶姑娘穿梭其间。

茶馆里,茶香氤氲,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呷一口好茶,瞬间让人心情平静,如沐春风。

△政和县澄源乡石仔岭千亩茶园,茶人正在采茶。(资料图片 黄杰敏 摄)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茶产业发展情况,与茶农亲切交谈,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这是春天里的嘱托。

当时光的列车驶入又一个春日站台,当我们再次追寻总书记的足迹,恍然发现,从去岁到今春,这一段岁月的剪影,因为高瞻远瞩的蓝图擘画,因为闽北儿女的奋进身姿,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壮丽的诗行。

牢记嘱托,实干笃定前行

“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节,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闽水滔滔,殷殷嘱托,犹在耳畔。群峰激荡,深深期许,重若千钧。

南平市迅速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多次深入茶产区开展专题调研,并先后召开市政府座谈会、专题会20余次,研究“三茶”统筹发展的思路对策。

武夷山、政和、建阳、建瓯和松溪5个产茶重点县也相应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三茶”统筹发展。

与此同时,南平市“三茶”办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定期通报、全程督促指导,并印发了《2021年绿色发展与绩效考评指标(“三茶”统筹发展)考评细则》,创办《“三茶”工作简报》,对各成员单位及各产茶重点县“三茶”工作进展进行总结。

△中国(武夷)“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高峰会成功举行

2021年5月23日,中国(武夷)“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高峰会成功举办,与会院士专家为南平市“三茶”统筹发展出谋献策、问诊把脉。

2021年9月22日,南平市正式印发《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三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突出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力争到2023年建成一批特色茶加工专业园区和“三茶”示范项目,到2025年绿色生态茶园全覆盖、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而且,南平市各产茶重点县纷纷围绕各自实际,委托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杭州茶叶研究院等专业团队科学编制“三茶”统筹发展专项规划。

在全南平市累计向上争取“三茶”项目资金9500万元的同时,市本级财政统筹整合资金1200万元,设立“三茶”融合乡村振兴资金池,为辖区内发展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项目的相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对“三茶”融合项目进行补助。各产茶重点县也在近年来出台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三茶”统筹发展新政策,有力推动南平市“三茶”高质量发展。

文化赋魂,擦亮烫金名片

“茶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茶的地位与价值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南平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世界上六大茶叶中的乌龙茶、红茶、白茶起源于南平,南平因而被誉为“乌龙茶故乡”“红茶祖地”“白茶发源地”,是中国茶类最为齐全的茶产区之一。

厚重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南平茶叶以文化灵魂。

为深入挖掘闽北茶文化,讲好茶故事,南平市近年来编撰了《南平茶志》《文韵悠长武夷茶》《茶话政和》等一批闽北茶文化书籍,编创《请茶》《喊山》等一批茶歌舞节目,制作《武夷山茶文化》《武夷茶之心》等纪录片和《重走万里茶道》《寻访大红袍》等专题片,并开通了喜马拉雅南平频道,上线播出100集南平市茶文化主题故事。

同时,南平市以“万里茶道”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契机,加快《“万里茶道”(福建段)保护规划》编制和基础性研究,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步伐。

既要有好茶,也要会吆喝。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无我”茶会、国际禅茶节、三教泰斗武夷山论茶、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全国茶叶技能大赛等活动的基础上,南平市一年来积极举办各类茶活动,如,2021中国白茶大会暨政和白茶交易大会、首届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活动、第二届“武夷山杯”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茶业标准与“三茶”融合高峰论坛暨省标委第一届五次工作会、“南平好茶进福州”等,极大提升了武夷茶的影响力。

△中国(政和)白茶城 。中国白茶城将打造以白茶交易为核心,多品种茶叶交易相融合,集茶叶展示交易、检测认证、年份茶仓储、物流服务、信息发布、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国白茶集散中心。(黄杰敏 摄)

南平市还突出文化引领,不断丰富和提炼茶历史文化资源,从单一茶叶营销向茶文化、茶旅游观光综合营销转变,提高茶历史文化品牌效益。

这一年来,南平市加快推进中国武夷茶博物馆、政和白茶博物馆、八马茶文化研学体验园等一批茶文旅项目建设;深入挖掘茶道、茶艺、茶诗、茶歌、茶戏、茶事、茶俗等茶文化,打造“我在万里茶道”大型沉浸式灯光秀、“大王峰下免费来吃茶”等精品茶文化项目,以茶为主题的民宿业蓬勃兴起;推出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保健旅游、茶事修学游等茶文化旅游线路,培育一批以采茶、制茶、品茶为内容的旅游体验项目。

△武夷山启动“请到武夷来吃茶”茶旅融合活动,设置免费吃茶处,向游客茶客普及茶知识、展示茶技艺、演绎茶文化。(伊凡 摄)

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生态茶园(黄海 摄)

福山福水,佳茗天成。

从一片嫩绿的叶芽,到杯中的一缕清香,这个过程中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片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绿叶,也承载着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年来,南平市坚持做足“茶文章”,撬动“茶经济”,茶产业融合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新培育茶叶类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市级12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家庭农场11家,成功推荐正山茶业入围2021年度首批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八马、华祥苑、满堂香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先后同武夷山、政和等地签约,一批“三茶”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南平市。

武夷星中华茗博园、政和瑞和白茶庄园等“三茶”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武夷山、政和、光泽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茶业)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白茶城正式投入运营,139家企业入驻,2021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

武夷山抖音茶叶电商直播基地目前服务商家超过1万家,其中南平市内抖音直播商户达到2000余家,网站月成交金额最高达到4.5亿元,2021年累计交易额突破30亿元。

一片茶叶,一抹茶香,正在撬动一个绿色朝阳产业。

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茶企茶叶加工产值近1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350亿元,茶园面积64.3万亩,已建成绿色生态茶园27.65万亩,建成绿色生态茶园示范片97个;全市约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近3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培育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33家;拥有“政和白茶”“松溪绿茶”等8个中国驰名商标,“武夷岩茶”品牌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品牌价值第2名。

△在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智能化罐装茶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流水线上忙碌。(黄杰敏 摄)

同时,南平市还将茶产业融入“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健全完善品牌体系,鼓励开展驰名商标、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等品牌认证。

2021年,南平市依托六禾茶业等公司制定了《陈年武夷岩茶》和《陈年武夷岩茶储存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山堂牵头制定了《陈年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红茶储存规范》《正山小种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标准;政和县发布了《政和工夫红茶》团体标准与政和云根茶业《高山白茶》企业标准;建瓯市“北苑贡茶”荣获福建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正山堂金骏眉入围2021中国农产品标志性品牌。

△ 建瓯市北苑贡茶古道。(资料图片)

科技助力,茶业提质增效

△在武夷山茶山“农气宝”智能设备。武夷山依托气象部门联合茶业局建立的“智慧茶山”平台,“农气宝”可以实现针对性地搜集茶山环境信息,有利于气象工作人员对茶园生态小气候进行研究、利用、微调节及灾害防御,实现茶山监控、预警、喷灌的信息化管理。(邱汝泉 摄)

通过数字茶山监测系统,茶园管理者不必到现场,凭借一部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实现对茶园的精准监测、智能管理、智能决策,从源头保障茶叶品质。

物联网通用云控制器,让摇青筒、揉捻机、杀青机等设备有了“大脑”,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制茶,保证茶叶品质。

使用智能泡茶机,只需将茶叶放入机器,接水插电,一按开关,机器就能自动识别茶叶种类,匹配相应的泡茶模式,三四十秒后一杯标准功夫茶就可以出炉。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创新是茶产业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发挥其优势地位的关键。

一年来,南平市印发《南平市建设绿色生态茶园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以“种树、植草、筑路、疏水”为主的茶园生态建设和绿色生态茶园管护模式,并邀请院士开展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搭建茶产业数字社会化服务平台,制定《南平市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

积极与陈宗懋院士、廖红教授团队合作,建立了“6·18”(茶产业)虚拟研究院,陈宗懋院士工作站落地武夷星,并建立福建省茶科技(武夷山)研究院。

△武夷星陈宗懋院士工作站

邀请刘仲华院士开展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利用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进行政和白茶太空搭载育种实验,开辟了茶种选育的新途径;成功创建武夷星茶业和政和县深山茶叶机械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正山茶业、骏德茶厂等7家茶企入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

与此同时,南平市围绕茶产业生物资源开发,组建“南平市资源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出资1500万元,设立南平市科特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突出全产业链布局科特派队伍,选派中国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9个高端团队和225名“三茶”科技特派员,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许维泽和全国人大代表黄蕾都提出建议,支持南平市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让人倍感振奋。

层层梯田层层绿,片片茶叶片片翠,一首首嘹亮的茶歌在闽北大地上越唱越响。南平的茶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绿色支柱产业,在山里山外绽放异彩。

来源:闽北日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